專文Essays-2
何謂循環空間繪畫?
蘇新田 2006/12/31
三、「循環空間繪畫」的內容分析和分型
就時間而分,我的作品可分為下列六個時期:
(一)最初嘗試期(1969-1971)
在美國威斯康辛州Oshkosh公立美術館的個展,此展尚未能專題化。
(二)水平移動錯覺期(1972-1979)
1973年油畫作品個展於臺北市省立博物館,題目「不可思議的空間」,已專題 化。
(三)非物體期(1980-1984)
1983年北美館開館後數年間應邀參展的幾次作品,皆為二百號以上油畫。
(四)深度錯覺期(1985-1991)
作品未開過個展。
(五)多重世界期(1990年代以後)
作品未開過個展,在1998年出版《循環空間》畫冊。直到2004年才在臺北市南畫廊仁愛新館展出部份作品。
(六)循環的水平線(2004-2006)
此期有「物體扭轉」、「空間迴旋」等項一齊進行,部份在2004年南畫廊仁愛新 館展出。
以下就這些不同時期的畫,做「藝術造型和內容的分析和分型」。
從時間作區分似乎段落分明,但頭腦中的舊因素卻會一再的刺激自己。不同的段落也會有一些舊觀念出現,譬如說「虛實互換」、「深度錯覺」就不斷的在各個不同的時間干涉我的構思。所以從繪畫課題來找出有什麼基本要素在作用,是分析我的這類繪畫的必要工作。
由於要找出空間形式上有循環的可能圖像,因此以各式各樣的透視圖法來分析和作邏輯推演,也用錯覺法以增加想像變化,種種因素交織下,大約可區分為七種基本類型,列出如下:
(一)虛實互換
(二)空間錯置
(三)深度錯覺
(四)多重世界
(五)物體扭轉
(六)空間迴旋
(七)循環的水平線
以上七項是造形內容區分,雖然與時間區分類似,也可以表示在某一個時間中,可能以某種課題為主要探索的題目。
以簡單的圖形來說明可能比較清楚。
(一)虛實互換
物體有三態—固體、液體、氣體﹝美國Josiah Willard Gibbs, (1839-1903) 於1870年提出「相則」﹞,膠體介於固體與液體之間。經由物理或化學變化,物體三態會轉換,如冰塊加熱熔化為水,水蒸發為水蒸氣;蠟燭燃燒時固體轉換為氣體。
中國古哲學《道德經》所言,世上的萬事萬物是「由無生有」。晉代郭象則說「無中生有,由有化無,不可思議」。
我在繪畫中,為了使一個物體的「內面轉換成外面」,在一條輪廓線的兩邊使用「 兩面手法」,輪廓線的前端是物體,後段是空虛,產生虛實互換的圖像(如圖21-24)。
圖21 一條封閉線,用陰影法使兩端成為實體,中段成為空虛,此法應用於下列圖例。Illustrations 21: Shading is employed to a closed line to make each end solid, leaving the middle vacuous. This technique is employed in the following illustrations.
圖22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1973
Illustration 22: No Exterior, No Interior, 1973
圖23 有無相通,1972
Illustration 23: When Substance Links with Emptiness, 1972
圖24 我中有你,1972
Illustration 24: You in Me, 1972
一個錯覺的圖形常有一些部份無法封閉起來,並且一個不像物體的圖形如何與背景發生位置關係?這是我畫錯覺畫時產生的問題。舉例如圖,圖中的線所構成的空間難以看成完整的物體或房間,通常物體外圍輪廓線要封閉起來才能成形 (圖25, 26)。
圖25 此圖所顯示的空間難以換成實景
Illustration 25: The Space persented in this illustration is hard to translate into the real world
圖26 非物體的世界,1984
Illustration 26: World of Non-Objects, 1984
(二)空間錯置
透 視圖法是在平面上表現了立體的世界。實際的世界在我們所見的方位上有一層一層的物體,若物體透明如玻璃,則可看出前後各層的物體,但因玻璃反光之故,前後 物體之輪廓難以辨別。為改進此一困難,在同一方位內畫出多層的物體,所以使用透視錯覺的方法來處理,以強化效果。「空間錯置」的目的,在探討物體前後關係 錯亂下,會產生認知上什麼作用?(見圖27,28說明)
圖27 空間內的空間,1993
Illustration 27: Space Within Space, 1993
圖28 層中之層,2006
Illustration 28: Layers Within Layers, 2006
(三)深度錯覺
對於要完成「空間循環」這個目標,使用錯覺畫法是否有所幫助?這是我探討的要 點。錯覺畫是利用眼睛視點之移動和腦中認知圖像的組構時,產生似是而非的感覺 才發生了效果。要使錯覺畫的效果恰到好處,必須使發生錯覺的圖形雙方在視覺關 注焦點的移動保持適當的距離(圖29)。
透視圖法對三度空間的物體有明確的數學邏輯。如圖30,各個立方體向水平線的 消失線,如果也加入錯覺畫的行列,是否可以畫出如「水平式錯覺」那樣的效果? 這是我在「深度錯覺」探討的要點。因為在製造圖形錯覺的立方體兩端的距離較 短,所以不易完成這種深度錯覺的構圖(如圖31-34)。
圖29 水平線式地拉遠立體的頭尾雙方距離,若拉得太遠就沒什麼效果;若太近就沒有什麼錯覺。
Illustration 29: Pulling the top and bottom of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too far apart on a horizontal plane has no discernible effect, while bringing them too close fails to produce an illusion.
圖30 Illustration 30
圖31 空間虛實的決鬥,1987
Illustration 31: Life and Death Battle of Substance and Vacuity, 1987
圖32 黃昏時空間的折疊與對流,2006
Illustration 32: Billowing and Flowing of Space at Dusk, 2006
圖33 天近地遠夏日黃昏,1989
Illustration 33: Summer Dusk, Heaven and Earth Switch Places, 1989
圖34 強重力場吸走了弱風景,1989
Illustration 34: Strong Gravitational Field Sucks Away Weak Landscape, 1989
(四)多重世界
依相對論力學所述,宇宙中的重力現象會使空間彎曲,這個觀念在透視圖法上會發 生什麼新的可能性?這是「多重世界」所探討的課題。
在一個畫面上出現兩條以上的水平線,它具有什麼意義?以下用簡圖分析(圖35- 42)。
圖35 上下兩個地面重疊,如何處理?
Illustration 35: How does one handle the two overlapping horizon lines below?
Horizon Line B Ground Plane 2 Horizon Line A Ground Plane1
圖36 將上圖的一條水平線加以傾斜又如何?
Illustration 36: What happens when one of the horizon lines is tilted?
Horizon Line A Horizon Line B Ground Plane 2 Ground Plane1 Ground Plane1 Ground Plane2
圖37 上下兩個地面的重力方向相反,如何處理? 【注意】若立方體的稜線垂直於水平線時,代表重力 方向與水平方向垂直。若稜線與水平線皆要彎曲時, 如何處理?
Illustration 37: How does one handle gravity ac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n the upper and lower horizon lines? [Note]: If the edges of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are perpendicular to the horizontal plane, gravity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horizon line. What happens when both the edges and the horizon line bend? Ground Plane 3 Ground Plane 2 Ground Plane 1
圖38 當畫面上出現三條、四條、五條……以上的水平 線時,代表什麼意義?如何處理地面相遇的問題?若消 失於不同水平線的立方體互相靠近時,如何處理?垂直 於不同水平線的垂線和消失線,是否要用彎曲線?這些 問題已敘述於《蘇新田循環空間2004油畫個展專介》 PP.9-11〈「循環空間」個展講座〉。
Illustration 38: What does it mean when there are three, four, five, or more horizon lines on a picture? How does one handle the meeting of different ground planes? What happens when objects that recede on different horizon lines approach one another? Should curved lines be used for vertical lines and receding lines perpendicular to different horizon lines? These issue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my publication, CYCLICAL SPACE: Su Hsin-Tien's Multi-Dimensional World in Painting, 2004, in the section on pages 9-11 entitled Cyclical Space : Solo Exhibition Lecture.
當水平線成為圓弧形之時,類似於攝影廣角鏡的圖像,但是兩條以上的水平線所造 出的風景畫,要使兩個世界銜接,以現在的攝影術和電腦3D合成,必須非常賣力 才能做到。水平線彎曲一方面具有廣角鏡效果,另一方面也代表空間彎曲和重力重 組。下圖若畫在圓球上並加上若干延伸,可以包滿整個圓球。用古典透視圖法則不能。
圖39 乾坤動後春來了,1999 Illustration
39: Universe Moved, Spring Arrives, 1999
圖40 野營、羊群、斜陽、海風,1992 Illustration
40: Camping, Goats, Sunset and Sea Breeze, 1992
圖41 將古典透視圖圍成圓筒狀如本圖,若要圍成球體,則垂直於水平線的垂線必須集成一點。 Illustration
41: If a scene using classical perspective is formed into a cylindrical shape as with the above picture, in order to wrap it up into a ball the vertical lines perpendicular to the horizon lines must converge at one point.
圖42 多重世界的水平線很多條又可彎曲,其上的任何消失線皆可設在圓球上,並且陸地與天 空的分佈可作適當的互相包圍。
Illustration 42: In multi-dimensional worlds, many horizon lines can curve. Any of the receding lines on them can be placed on a sphere, and land and sky can be arranged to wrap around each other appropriately.
(五)物體扭轉
若物體能任意扭轉,空間又可彎曲,那麼空間的「內與外」關係有沒有新的可能 性?將一個立方體視為膠質而加以扭轉,可以變成另一形狀。此外,利用錯覺畫法 使一個物體的某一面變成空虛的面(虛實互換),然後加以扭轉,或因為地面扭轉 而使放在其上的物體也扭轉,或錯覺性重力放置產生扭轉,我皆視它為「物體扭 轉」(如圖43-45)。
圖43 重力迴旋的室內,2004
Illustration 43: Interior with Rotated Gravity, 2004
圖44 立方體內翻,2006
Illustration 44: House Inside-Out, 2006
圖45 重力重構,2004 Illustration
45: Gravity Reordered, 2004
(六)空間迴旋
探討空間彎曲所造成的新空間形式,有什麼可能性? 利用「水平線所造成的重力方向」、「立方體誇張的透視」、「物體扭 轉」或「錯覺法」,使造成「兩個以上的水平線世界」,看似可以處 處連通而變成一個世界。此一做法或許類似於「深度錯覺」、「多重世 界」或「物體扭轉」,不同的是要將「幾何形牆面」延伸向遠方的水平 線之外,這是以前未做過的畫法(如圖46-49)。
圖46 青色的夏日,2004
Illustration 46: Green Summer, 2004
圖47 虛空扭轉後的風景,2004
Illustration 47: Landscape with Distorted Emptiness, 2004
圖48 小心!不要被黑洞捲入,2006
Illustration 48: Look Out! Don't Get Sucked Into the Black Hole, 2006
圖49 環繞十方世界,2006
Illustration 49: Around the World, 2006
(七)循環的水平線
循環的水平線是彎曲的弧線,它分為兩種:1.彎曲且封閉的水平線;2.彎曲但未 封閉的水平線。
在一個畫面中使水平線彎曲,它只會成為循環線或渦線,如圖50,51。若以此二 圖做原型加以擴充,可以得到很多種「弧形的水平線」它代表重力在轉彎中的變 化,就如從太空看地球一樣。以此可獲得許多種畫面景物的構思,這其中要加上「 空間扭轉和錯覺」,才能處理不同世界的銜接問題(如圖52-55)。
圖50 圓線 Illustration 50: Circle 圖51 渦線 Illustration 51: Vortex
圖52 當水平線圍成圓圈時,2001
Illustration 52: When the Horizon is Circled, 2001
圖53 三世互繞,2006
Illustration 53: Three Realms Entwined, 2006
圖54 雙層天地,2006
Illustrations 54: Double Heaven and Earth, 2006
圖55 內曲面循環,2006
Illustration 55: Concave Cycle, 2006
以上所述是造形內容的分析,現在,回到原點作一個總結。我對「循環空間」這個 課題在探索的動機上,可簡化為兩個基本目標:一、如何建構出空間循環的圖像? 尤其在透視圖法上要如何表現?二、基於相對論以後科學所描述的宇宙彎曲空間, 如何用透視圖法來想像這樣的世界?以下用圖解加以簡化的說明(圖56),若想知 道我做出什麼?除了就畫論畫之外,用此簡表應可知道整體的詳情。
圖56 「循環空間繪畫」課題簡化圖 蘇新田製表 2006
Illustration 56: Simplified Diagram of Cyclical Painting Su Hsin-tien 2006
Cyclical Space Painting Subjects What is finite and boundless spatial form? What is curved space in perspective technique? Emptiness isn't larger than the substance? Interior and exterior entwined? Assorted perspectives and conceptions of curved space. Painting Approaches Alternating Substance and Emptiness Spatial Displacement Deep IllusionMulti-dimensional Worlds Distorted Objects Rotating Spaces Cyclical Horizons
四、四十年創作感言
每當我丟下畫筆的時候,常會感到好像在太空中翻滾回來一樣,不能確定自己奮鬥 的意義和價值,更何況他人對我的作品之感受了。四十年來,回頭一看,方知從最 初對於宇宙觀的好奇心到確定作為繪畫的課題,最後以「循環空間繪畫」為標題來 總括這一段漫漫的過程,內心裡實是追求真理的慾望大於純粹藝術的表達。也就是 藝術與科學之間,我相當欣賞科學家一步一步前進的成就;但我的作品並非科學論 述,因為其中充滿個人戲劇性的幻想。
從年輕有活力到年老體衰,經過環境的變遷和歲月的歷鍊,各種因緣際會,常獲許 多師長、親人、朋友、學生的幫助,使我最後能堅定意志作專題的創作,最後如果 沒有什麼開花結果,實在不足以表示任何感恩之意。最近,人文科學家認為人類的 進化,不僅是身體基因和遺傳而已,文化基因也是一種傳遞。因此,我自己認為藝 術不論「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任何作品,任何風格,篩到最後,仍然要 有個人的創作成份,即使「挪用」也是一種新手段。所以,現在我僅能提出我的作 品,讓世人公評,到底我在做些什麼?
年輕時,思想敏捷,反應快速,容易果斷行事。年齡越大時,卻被一種體系性的思 想所牽制,身體功能變差,做事也較遲緩,雖有條理,但總是「老人工」,不像年 輕人在社會上的拼鬥有勁。
進入1990年代的台灣電腦化社會,我已沒有充裕的時間和反應能力來親自參與其 中。因為一大堆資料正等待用智慧去整頓,技術性的進修已來不及,所以大多數工 作皆由年輕一輩來代勞。1960年代我感覺是轉進了一個新時代,1990年代的亦然, 真是歲月匆匆,人生短暫,沒有循環,意義何在!
圖57 本文作者蘇新田
Illustrations 57: Su Hsin-tien
1998 邱奕堅 攝
Photographer: Que Yi-jian, 199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光臨本站並發表意見,您的意見不會馬上秀出來,待站長同意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