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8日 星期六

藝評 - 董振平

超時空藝術論蘇新田繪畫世界

Hyperspace-time’s Art: On Su Hsin-Tien’s Painting World

董振平


人類對於生存的空間及時間的探尋,自古至今未曾停止。為此,佛家語有「不生不滅」的頓悟,基督教也用《創世紀》來啟示宇宙及人類的起源。諸多說法暫時滿足了人類知性的探尋,然而在現實世界中人類生而有限,一旦加上「時間」的縱軸,對於宇宙中的生生滅滅,於無奈之中,人類又將如何理解其生命存在的意義?

被喻於「人類的良知」的藝術家,敏銳多感,在其藝術的形式表現之中,更有許多對於人類處境的表達。創作者用一種他們獨特的觀看世界的方式(此觀看對象包括了:內在及外在世界),呈現出藝術家對於內在的心靈空間,乃至外在世界之物理空間的分析與探尋。

本文所評論之藝術家蘇新田先生,即是執著於探討繪畫世界中的多向度空間,他發表了一系列的繪畫作品,對「四度空間」乃至於「N度空間」之理論多方探討,最後產生屬於其個人創見的「流程美學」論文 [1] 由他對於人類在空間及時間軸線上,其位置、其有限性,有了超越藝術創作的層面,進入哲學性的思辨。自1960年代後期至今,蘇新田有如一位跑馬拉松的運動健將,數十年來執著於個人的繪畫創作及畫論的建構,且具體而微地展現在他的繪畫世界之中。

以下,續分作三節,分別以「視覺之合理與謬誤」、「物體與人形之哲學性表現」及「跳脫物體趨近生命本質的意象」三節為題,全面地探討蘇新田繪畫作品,希望給予本文讀者一完整的理解架構;同時,回歸到藝術感知的層面,欣賞蘇新田繪畫的內涵及其撼動人心的藝術特質。

一、視覺之合理與謬誤

有別於一般之繪畫形式強調內容描寫,蘇氏繪畫作品賦予主題一種「謬誤性」,即在二度的平面上,運用視覺、幻覺及錯覺,使觀者的眼睛拒絕接受看似不合理的視覺空間或內容物,進而主動地產生思考,在畫面上去尋找合理的空間概念及視覺習慣。

作者將之稱作「絕對錯誤的物體」,此與西方1950年代開始探討的「不可能的物體」之概念,具有共同的探知方向。此系列的作品畫面看似合理,卻在色彩的亮與暗之間、形象的內面與外面相連處……等繪畫特徵之中,產生一種既似合理、卻又是謬誤的視覺認知。這樣的創作形式,旨不在描繪「合理的視覺」,更重要的是在「令人不解」,進而質疑作者的創作動機及目的,產生更強的互動性(或說觀者與作品之間的「對話」或「辯證」)。這樣的審美活動,積極促使觀者產生新的感受、新的理解,跳脫其舊有之合理化視覺、或視覺必須合理化的傾向,因此蘇氏作品觸及了觀者的認知心理及框架的層面。 [2]

上述的作品風格可以從蘇氏「最初嘗試期」(1969-1970)的作品中發現。例如1970年的三件作品《錯鋘的金鉤椅》、《腳過身就過》及《不圍之城》,畫面的主題被單純化而更加突顯,描繪性因平塗的手法而被降低。因此,觀者的視覺被引導去建構眼睛的錯覺,反而對眼睛的可靠性產生質疑,產生一種「辯證的過程」即觀者與作品之間,因為合理與不合理的質疑,來來回回地建構出了所謂的繪畫上的「虛幻性」與「真實性」的平衡點。

腳過身就過,1970 With One Leg Past the Hurdle,1970

蘇新田_img_72

錯誤的金鉤椅,1970 Erroneous Golden Chair,1970

蘇新田_img_73

不圍之城,1970 The Wall-less City,1970

蘇新田_img_74

以上四圖翻拍自《循環空間─蘇新田的多向度繪畫世界》,1998,頁49-51
CYCLICAL SPACE: Su Hsih-tine's Multi-Dimensional World in Painting,1998,P49-51


二、物體與人形之哲學性表現

蘇新田繪畫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大方向:純物體(或物質體,object)及人形意象(the image of figure)的描寫。雖然如此,但是畫者的表現重點不在具象的描寫,或賦予觀者對予畫面中之物體的擬真性、或「喚起」觀者對其固有的意象經驗;蘇氏繪畫的主要目的在探討「繪畫之哲學性」的存在,藉由某些特定對象的意象描寫及情境創造(或更中性地說,內容物的重新組合),產生一種哲學性的思辯。

其一,在對純物體或物質性物件的探討上,我們可以參考蘇氏作品《似圓形鋼卻非真有其物》(1972)。在畫面中,給予觀者一種純粹地表現物體形狀(圓形)及質感(似鋼材的感覺)的傾向,並且減低個人的表現性筆觸(或筆調),特意賦予畫中的物體與其背景空間,彼此之間那種近乎科學性的、看似完全合理的存在關係。他具體地建構出一種視覺性的虛幻空間,產生一種擬真性(virtual reality),而且有一種符合視覺習慣的合理性;然而有趣的是,觀者在一種類似完形心理的驅使下,開始了一連串物體輪廓的追尋活動,最後竟然發現畫面中的鋼材輪廓竟然與背景之空間界限連串一起,共同分享了彼此的形狀與輪廓,「似真之中有真錯」,形成了一種蘇氏所探討的「面性錯覺」。

第二,在以人形物為中心的畫面表現上,人形通常被簡化至一單色形體,除了人形基本上應具有的外觀,給予人一種能自由賦予表情、動作及情態的可能性。

例如在《空間妙有》(1973)中,

《空間妙有》 (1973)

11室空妙有Amazing Interior

畫面的內容前景類似監獄的柵欄,內有一人形物,狀似一個人伏臥當中,人形被三面牆所包圍、上方懸有一燈;全幅作品以平塗色面完成,各種不同的色調及漸層色調的變化,產生視覺的錯覺及一種類似音樂性的節奏感,亦同時呼應於歐普藝術(OP Art [3] 在另一幅作品《我中有你》(1972)作品中,

《我中有你》(1972),

06我中有你 You in Me

類似人的形象重疊、狀似交抱,產生了一種浪漫的情調暗示。畫面結合了噴畫技巧,讓底色具有豐富的質地,被半抽象化了人形一亮一暗、其手部位置巧妙連串一起,產生一前一後的視覺錯覺,使觀者的目光不斷地遊移在畫面的意象尋找,具有強烈的視覺動感及暗示作用。

上述一系列作品,藉由物體或人形的使用,一開始表現出其形狀或質感,但是接著除去了其合理性或物理性,產生一種超越意象上的哲學辯證;這些作品特徵,尚可在蘇氏其他的「水平移動錯覺期」(1971-1979)作品之中,看到蘇氏所創造的一種「不可能的物體」的形象,如作品《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09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o Exterior, No Interior


三、跳脫物體趨近宇宙生命本質的意象創造

經過十餘年對於「面性錯覺」以及「絕對錯誤的物體」研究,蘇新田意識到物體與背景之間表現形式的有限,進而朝向「深度錯覺」的創作。所謂「深度錯覺」,其在空間的創造上雖然遠遠呼應了「超現實」的概念,但透過繪畫表面上的具象空間及景物描寫,卻創造出一種個人風格的錯覺感看似合理卻又不可能存在於具深度的空間,此點與超現實是有本質形式上的差異,蘇氏創作其所欲達到的是一種「宇宙空間循環」的企圖及無法營造和超越想像潛能的視覺震撼力。

例如從蘇氏「非物體期」(1980-1984)開始,畫家陸續創作出百號以上的大型作品,其內容以具象之自然景觀或建築體為主,企圖建構一種更具擬真效果的幻覺空間。這一系列的作品,具有寫實性的空間深度表現,有效地引導了觀者的視覺移動,進而朝向其所創出的幻覺空間之中探索;全畫之中,還透過符號、形象、色彩的引導及暗示,產生一種空間來回循環的想像。這樣的感受,在觀者映照其存在空間時,其哲學性產生在合理與謬誤之間、質疑及尋找答案的過程之間。

例如在蘇氏作品《宇宙虛空在內部》(1983),

《宇宙虛空在內部》(1983),

12宇宙虛空在內部Vacuous Universe Inside

開始有較多的形象的細節描寫,給予觀者更多之於現實經驗的映照及喚起。在作品背景中,作者結合了許多大自然景觀的元素剪影式狀似白雪山頭的描繪,波濤洶湧的浪潮,以及連串畫面的狀似旋轉雲氣的描寫;畫面正中央處,有一用白色亮點串起的立體方形體,賦予畫面一種欲對物體性探究的暗示。

綜觀之,從1980年代開始,蘇氏繪畫開始具有以下的表現特徵。在許多畫面中,觀者可以看到內容上有更豐富的選材,畫面之表現性擁有更多細節描寫的興趣;而在背景空間的塑造上,蘇氏給予了更多具象的自然景觀或建築體的呈現。這樣的傾向,給予蘇氏更大的展現空間,得以更準確地藉由畫面突顯其哲學思考及宇宙空間存在的象徵性。

小結對照蘇新田繪畫之藝術史位置

回顧藝術史的歷程,早自羅馬時代的壁畫,人們即對製造具三度空間深度的視覺錯覺(或幻覺)產生興趣,並具有相當的認識及表現能力。 [4] 而到了文藝復興時代開始,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更進步地對物理世界進行客觀分析,建立了透視學,進而產生許多描寫物理空間的作品; [5] 在此同時,更有所謂的「變形畫」的產生作為一種對照。 [6] 相對於西方的古典透視學,即消失於一點(或稱中心輻集透視圖法)為主要的研究重點;東方繪畫,特別是以中國水墨畫的傳統,即以多點透視或所謂的「移動的視點」著稱,其他尚有「平行透視」一類。 [7]

蘇新田的繪畫作品將視覺藝術的有限性從一種屬於幻覺的創造活動,透過其繪畫創作及畫論的具體實践,更進一步地將視覺藝術的範疇提昇、並推向了筆者所謂的「多度空間」的向度,有更大的創作自由。蘇氏創造了之於物理三度空間的另一度空間,一個形而上的心靈空間,超越了物理空間及時間的限制,更趨近了人類生命本質的心靈空間。蘇氏的繪畫為達到一個,異於一般生活經驗領域的「超時空」情境。

二十世紀以來,藝術家對於空間的興趣不減,甚至產生了所謂「四度空間」的觀念及作品。尤其當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發表後(1916),人們對宇宙時空有了顛覆性的看法。陸續以來,例如立體派初期分割式的畫法、意大利未來派畫家、俄國未來主義及絕對主義畫家……等,均被認為與四度空間、或「超空間哲學」及四次元空間性之探討有關。 [8] 其中,荷蘭畫家艾謝(M. C. Escher,1898-1972)的作品,結合空間視覺的錯覺、循環空間,也進一步連結至人類心靈空間的返照,令人印象深刻。

但蘇氏的不同點,他不僅只於三度空間向度上的扭轉,更關心天體運行論,從愛因斯坦之後,對於天體宇宙已有了扭曲變形的廣度,但在視覺藝術表現領域中,尚無將重心投注於宇宙循環的課題上,蘇氏企求一種「循環性的空間主宰模式」,以積極的圖像對話,在畫面上呈現出一組一組,酷似宇宙循環連結的外形,直截有力觸及到曲面循環空間的模式,更進而令觀者享有一幻想式的理想情境;蘇氏以堅實的理論背景,為當代藝術投下了一顆嚴肅而驚爆的震撼彈站在二十一世紀藝術史的位置,單就蘇氏個人,長期深耕於自我風格語彙,已足以跨躍於國際藝壇,以當時畫外畫會藝術運動時期,他們所處藝術環境遠不如今,但蘇氏長期寄情於宿命式的堅持,為台灣現代藝術在寂靜中透過書寫,建構台灣現代藝術的國際視野,此刻貴為當代藝術的前衛健將,蘇新田當之無愧

附  記

蘇師,是個人就讀復興藝術學校(現改為復興商工職業學校)的啟萌老師之一,當時他在本人心目中是位睿智的師長,更是位優秀藝術家。數年後,本人受聘於協和工商,能再次在蘇師主導的美工科與他共同工作,感受他強烈的藝術家氣質與系統性的創作理念、還有追尋人生道德真諦的使命感,對我而言,真是生命中一段彌足珍貴的時光。

此回能為蘇師畫展為文,是個人畢生榮幸。


謹祝老師畫展成功,實至名歸。




1:關於「四度空間、「N度空間」、「流程美學」論文及相關理論,參考蘇新田《循環空間蘇新田的多向度繪畫》(作者出版,1998),頁45

2:參考「認知心理學」之理論,對於觀者在觀畫時先驗之認知架構的研究。

3:此畫派於196070年代間,以美國、英國地區為主,創作以純粹之視覺表現及視覺感知的一種畫派。

4:參考龐貝古城出土之壁畫,即有於牆面繪製具空間深度的幻覺空間。

5:例如文藝復興時代以來,以三度空間為主角或背景的作品,如《最後晚餐》、《雅典學院》……等。

6:例如1533Hans Holbein the Younger作的《兩大使》油畫。

7:如宋《清明上河圖》即是一例。

8:更多完整的參照:同上,頁43-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感謝您光臨本站並發表意見,您的意見不會馬上秀出來,待站長同意後公布。